收藏本页
请同时按 Ctrl 和 D,谢谢
400-688-2916
手机APP-安卓
注册制第一股真的来了,它是压垮散户的最后一根稻草吗
阅读 926发布日期 2020-07-28

来源:明和星私募汇

下周二,8月4日,创业板注册制第一股可以申购了,意味着,注册制,真的来了。

2014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了注册制改革,时光转眼就是6年,在经历了充分的市场预热和准备的时候,这一回,是真的实行了。如果你要问对于注册制,我是什么态度,我的观点是这样的,对资本市场来说是重大的进步,然而,对散户来说,会面临更大的风险!

什么是注册制?

今天我们用通俗的语言讲一讲,要讲注册制,那就一定不能忽略它的亲属"核准制"。

多年以来,我国针对公司上市实行的都是核准制,由证监会进行最后的把控。它的基本流程是这样的——

1、企业准备资料,然后上交;

2、证监会检查材料,看材料合格不合格;

3、证监会评估一下企业的价值,看到底是不是靠谱的。

4、靠谱批准上市,不靠谱的直接驳回。

实行核准制的时候,还是多少限制了我们资本市场发展的脚步:

第一,核准制相当于有配额,我们看在过去的时间里,IPO再凶,每年新上市公司的数量也为数不多,行情不太美丽的时候,还会暂停IPO,所以每年上市公司数量还是有限的。

第二,企业上市门槛高。核准制下,对于上市企业是有盈利标准的,比如要求最近的3个会计年度的净利润3000万以上,还有其他股本等要求,整体标准比较高。然而互联网时代下,很多新兴的企业因为前期不断"烧钱"的运营方式,根本无法达到这样的盈利标准,但是这些企业却特别需要资金,所以只能选择迂回路线,选择在其他市场IPO这也就是为什么互联网大厂都外出在港交所、纳斯达克等上市的原因。

除此之外,核准制给证监会也找了点儿"麻烦",由于它需要评估企业价值,以至于大家一直认为通过证监会审核的企业就都是好企业,万一公司股价跌了,股民就将怨气撒向证监会,连带着历届证监会主席的位子都是个烫手山芋,日子也不好过。

而注册制,它的流程是这样的:

1、企业上交资料

2、证监会检查资料真实性

3、批准上市

这样你对比就很清晰的看见,证监会最重要的评估企业价值就没有了,直接"撒手不管",直接完全依靠市场判断。

只要公司的信息披露的充分真实,也不给你设置最低盈利标准,企业有能耐就上,至于你公司好坏,能融多少钱,完全就看大家对你家公司的实力有多认可了。

那么注册制会带来什么影响呢?

第一,公司扎堆上市,这个不多解释,门槛低了,开闸放水,公司一窝蜂似的就都挤入市场。

第二,调整了涨跌停限制,风险更大,交易更刺激了。注册制之后,公司上市的前5天,不设置涨跌幅,随便涨跌,一夕之间,上天入地都有可能。而5天之后,涨跌停板调整至20%,了解一些投资常识的投资者都知道,以前的涨跌停板是10%,现在幅度直接翻一倍,意味着,无论个人还是机构,风控这一刻需要重新学习了。

第三,伴随着投资风险更大,为了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小微投资者,将创业板的开通门槛从零提高到了10万,增加投资者的准入难度。

普通投资者该怎么办?

在文章的最开始,我的观点就说了,对于资本市场来说,是一大进步,而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未必是好事。

对于整个资本市场,企业融资变得更加容易,同时也会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资本市场,是我国的市场走向国际化一个必要的环节,这是重大的进步;而对于散户来讲,上文所说的,提高入场门槛,它只能说是一点小小的限制,散户面对的更多的风险,在于交易过程当中。

首先,市场中上市公司数量多了,必然会导致选股的难度增加,以前三千余只,大家熟悉的,其实也不多,很多股票,非专业人士,普通人未必清楚,何况基数都大了,更难选了。而且公司状况参差不齐,特别考验散户的基本功。

第二,散户自己面临的风险更大了,我们前文讲到过,证监会审核评估企业的一环已经没有了,那么只能是靠自己了。哪些股有潜力,哪些股业绩好,哪些股有自己的坑,诸如此类,需要自己更加上心了。有人说,核准制的时候不也是这样吗?实际上,核准制的情况下,由于新进入的企业少,各个板块龙头格局发生变化的几率小,如果某些板块成为热点,那么过往的龙头一定会一马当先,这是惯性。而如果新的"黑马"涌入,过去的格局就充满变数了,所以,单纯的像以前一样"无脑式"追热点,恐怕是风险更大了。

资本市场越成熟,散户越少。我以前也讲过,市场是逐渐去散户化了,虽然有人否认这种说法,但是,实际是在发达的美国资本市场,散户的占比不足10%,而在我们A股,散户的比例高达90%以上。散户与机构的对决,从很多层面上,机构都有压倒性的优势。

如果你自觉自己专业知识达不到标准,自身的精力又有限,但又不想错过未来资本市场蓬勃发展带来的财富效应,那么我还有一个建议,就是通过基金参与。因为这才是适合普通人的最理智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