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端午节,清一色的绿色,绿油油的,节前调整,节后跟着调整,“开门红”这种情况在今年的市场中就没应验过,节前跌节后跌,半年过去了,股民和基民都还在解套的路上挣扎。
过去的半年交易时间中,大家会发现,市场上再也没有什么永远的神了。2020年的市场,大家普遍认为白酒板块是永远的神,一切消息利好白酒,在2020年坚持持有,一年翻一倍不成问题,同时,重仓白酒股的基金们的表现也十分亮眼,在去年不少基金经理在圈内圈外的知名度都上升了一个大台阶。而在今年,大家发现市场不是那么回事儿了,热点轮动快,切换频繁,就连白酒板块都跌落神坛,大涨大跌,小涨小跌,半年过去了,也在估值恢复的路上挣扎。大家都在问,抱团股这是涨不动了吗?
是涨不动,也是不能涨
最近的市场一直就在盘整震荡当中,其实是在做一个短线方向上的选择。或是向上突破春节高点,继而突破6年以来的超大箱体上轨压制,打开新空间;或是向下则延续周线整理,以更长的时间更充分的形态修复,等待下半年再择机向上突破。
目前,大家的认知都是市场中长线上行趋势,即便短期有波动,长期仍然是向上的格局。这时候大家就不懂了,为什么不一气呵成直接顶上去,打开新空间,走上一万点呢?
其实,大盘在该涨的时候却墨迹,主要还是权重大盘股走势疲软,拖累了指数。
首先就是权重较大的银行保险,这几个板块今年鲜少有表现的机会,一直制衡着大盘的节奏,仅在行情不太好看的时候发动一下顶一顶指数,但是基本都没有持续性的上涨,大小博主都不建议碰金融板块。
然后就是周期股,有色煤炭化工什么的,在全球通胀的背景下,大宗商品的价格持续攀升,股市反应也比较激烈,但是也好景不太长,大宗商品价格也受到了管理层刻意打压,热度就直线下降。
还有就是以白酒为代表的抱团类的股票,以前白酒可谓是价值标杆一呼百应,现在也失去了原有的号召力,其实不是它们不好,但很显然累计涨幅太大了,总体处于历史高位,这就意味着许多权重大盘机构抱团股,在未来几个月内都难以重启新的中线上涨行情,当然同样也就难以推动大盘上涨了。
而且也不能让它们一起涨,这样一起顶指数上去,来的快去的也快,市场牛短熊长的格局还是没有改变,那其余漫长的时间也是用来承受快速上涨带来的泡沫,还不如就这么控制节奏涨上去。
震荡市私募优势凸显
今天看到另一个统计数据,也着实让作为私募从业人员的我感觉到了振奋。今年以来的震荡行情,让连续两年业绩落后于公募基金的私募实现了“逆袭”。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主观股票多头策略私募基金今年以来整体收益为5.79%,相比于主动权益公募基金同期4.81%的收益率,表现相对亮眼。回看历史数据可知,私募基金在2019年和2020年业绩均不及公募基金,今年的业绩反超可谓备受市场关注。
在2019年和2020年是较为火爆的结构性行情,市场主线明显,所以具有仓位限制的公募基金,只要配置大方向不出错,基本能够为投资人创造亮眼收益,甚至有些新发行的基金只要抄其他基金经理的作业就能获得良好的收益;而在今年抱团温度下降,公募调仓难度也大的时候,劣势就凸显出来了;
而私募基金因仓位灵活,今年市场行情分化态势更为明显,行业和风格轮动速度有所加快,能够更加灵活的捕捉到市场机遇,更加有效的追求绝对收益,这才是真正的实力。
而私募的平均收益率在提升,行业内部分化也在加剧,从6月15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的5月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及产品月报当中我们就可见一斑。
月报数据显示,私募基金总规模达17.82万亿元,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但是,截至5月末,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共24427家,较上个月减少52家。这是今年3月以来,全国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第三个月下滑。
优胜劣汰,跟不上市场的节奏的机构终究也会被淘汰。
5月,存续私募基金数量10.63万只,较4月增长1320只;存续私募基金总规模达17.82万亿元,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优质的私募发行产品多,发行规模大,由此可发现,行业自身分化正在逐步加剧。
践行价值投资的私募更能行稳致远
不管行情怎么变化,好股票的价值一定是越来越高的。所谓的好股票,就是那些盈利能力越来越强的公司,公司的价值不在于股票的价格,盈利能力才是一家企业的根本,它直接决定着公司的长期价值。但同时,价值投资也并不是买了低估的股票一直放着,还需要根据专业的判断进行适时的调整。做投资一定要敬畏市场,只有敬畏市场才能把价值投资做到极致。互联网时代的投资者们可以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力量,从上市公司的产业链数据、供应链数据、研报数据等信息着手进行分析,多维度构建产业图谱,挖掘利益图谱,洞察竞争格局,感知风险态势,评估企业和产品价值,做出合理的价值投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