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你应该如何投资呢
第一,你要考虑未来会出什么样的投资结果。构建一个投资组合时,这个投资组合至少要OK,即在其任何可能出现的场景下依然是可行的,在这个条件下才来投资。
第二,努力控制风险。这个风险是要在你能够考虑到的任何场景下不至于失控,这样你才不至于遇到糟糕的投资业绩。
第三,我们不会假设我们能够理解宏观经济,但是我们确实应该知道更多微观的东西。什么是微观呢?就是公司,行业还有证券。在这些具体,比较小的画面的任务清单上,如果你能非常努力的研究这些同时又有正确的技巧,你就可以做到比别人更深入理解这些公司。
九、投资的圣杯:便宜货
1968 年,我刚进花旗银行工作时,公司投资了所谓的“漂亮五十”,就是美国最优秀、成长最快的五十家公司,包括惠普、德州仪器、可口可乐、默克、礼来。问题是这些公司太贵了,要是你 1968 年买了这些公司,持有五年,到了 1973 年,你会亏损 80% 到 90%,虽然你买的是美国最好的公司。
此外,在这些公司里,有的被寄予厚望,最后却陨落了,比如,柯达、宝丽来。现在用胶卷拍照的人很少了,也很少有人用拍立得相机,因为我们用手机可以免费拍无数的照片。这些公司基本就消失了,可当时在 1968 年,人们以非常高的价钱投资这些公司,相信它们永远都会那么完美,想不到它们会消失。关键是,你买很优秀的公司也可能亏大钱。
我们从中可以学到一个道理:好公司和好投资不是一回事。买好公司能亏很多钱,而买差公司能赚很多钱。这告诉我们,决定投资收益的肯定不是公司的质地。
那么,决定投资收益的是什么?是买入的价格。要是公司价格贵,你可能亏钱。如果质地较差的公司价格便宜,你可能赚钱,甚至是安全地赚钱。这一点对我的投资理念形成非常重要。
我认识到,重要的不是买什么,而是花了多少钱买的。关键不是买好东西,而是要买得好。这非常非常重要。
十、智者开创,愚人模仿
在投资中,每个趋势到最后都会走向极端。
当 A 股 2000 点时,投资 A 股的人做的是正确的事。但是后来,股票上涨,其他人也被吸引来了,其他人也买,越买越多,越买越兴奋,还用杠杆买。后来在 5000 点买入的人就遭殃了。
这告诉我们,如果你在趋势早期行动,在正确的时机和价格行动,你就能安全地取得良好收益。如果你在趋势末期行动,不管时机和价格,你可能遇上大麻烦。
十一、永远不要忘记六英尺高的人,可能淹死在平均五尺深的小河里
我们做投资,不能只追求平均活下来,必须每天都活下来。
因此,我们构建的投资组合必须要能经受得起最恶劣的考验。我们对投资的管理必须要很专业、有很强的风险意识、有很强的保守意识,这样我们就能度过艰难的时光。
好日子容易过,日子好的时候,活下来并不难,这时候其实大家过得都很好。难的是谁能度过艰难的时光,那些投资组合过于激进,那些杠杆过高的人挨不过艰难时刻,六英尺高的人却淹死了,说的就是这些人。
十二、是比别人早了很多,还是做错了,两者很难区分
正如前面所说的,投资面对的是未来,在投资领域,做正确的事情很困难,始终在正确的时机做正确的事情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即使我们做的事情是对的,我们的时机可能不是完全正确。
我们很可能太早了,要是太晚,可能就麻烦了。所以你应该希望自己太早了。但是如果你太早了,在一段时间里,看起来你是做错了。
当 A 股达到 4000 点时,有些人说不行,太危险了,他们离场了。从 4000 点到 5000 点,看起来他们错了,他们自己也觉得错了,他们可能很后悔在 4000 点离场,只能看着别人一路赚钱到 5000 点。
他们觉得做错了,其实他们是对的,只是太早了。我们对时机的把握永远都不可能准确无误。你必须有勇气、有信念,如果自己做的事情有充分的理由,最后事实终将证明你的行动是理智的。
我自己就必须有勇气。我买价格正在下跌的东西,我买是因为便宜,是因为跌了,我喜欢,我就买了。它会继续下跌。我必须要很自信,相信自己是正确的。不能因为继续跌,就卖了。所以你要牢记,在事实最终证明你是正确的之前,是比别人早了很多,还是做错了,两者很难区分。
十三、资产管理人的任务是什么
第一,控制风险。
资产管理人的任务是什么?是赚很多钱?击败市场?是跑赢华尔街?这些我们都不同意。资产管理经理的第一工作是控制风险。我们橡树资产把风险控制放在最高级别来看待。
我们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另类的资产管理人。我们不投资主流的股票,主流的债券,我们发掘教少被关注的公司债,可转换证券,不良债券,可控投资(能源,基础建设),房地产,公开上市的股票(低估),新兴市场等,对应每一个类别,我们都有自己的投资策略。
第二,稳定性。
我们的投资绩效不会今年排名第一,然后明年排最后。我们一般在中间,因为我们杰出的风险控制,我们会在艰难的时段会突颖而出。我们在过去30年达成了这个目标。
我们获得平均的收益,平均收益在牛市已经算是可以了,牛市每个人都赚钱,这已经足够了,但是我们的客户想要我们在熊市的时候业绩能够超出平均水平。
非常简单的概括就是:牛市我们获得平均收益,熊市我们获得超额收益。
如果我们能够一年又一年的,数十年的达成这个目标,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我们的业绩波动性会低于平均水平。整体高出平均收益的回报,就是因为我们在熊市杰出的表现让我们把这个目标做到了,这也确实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我们的客户就会感到开心。
我认为这就是我们公司成长的秘密,我们经过20年达到千亿美元的规模,从2006的35亿到达今天1000亿,我们真正开始资产管理业务是在2007年,2008年正是金融危机期间,我们至少在2007年接受了100亿资金,因为我们的业绩在熊市的时候会好过平均水平,我们能够为人们展示这个投资结果,大家就觉得橡树资本值得信赖,有能力交付一个持续的稳定的投资成绩。我们就成长了!
第三,我们寻找的是不太有效的市场那部分。
我们认为人们能够理解的那部分市场,投资者要获得优势去赚钱,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对于人们通常不能理解的那部分市场,你能够做到相对好一点,像债券,可转债券,个人抵押,基础实施建设,房地产,新兴市场......这些项目获得投资优势相对要容易一点,但也没那么容易,只是相对于充分有效的市场上的产品相对容易一点。
第四,我们相信宏观经济的预测不是成功投资的关键。
前面已经讲过,我不相信宏观预测行得通。我认为,宏观预测不是成功投资的必要条件。我所知道的所有的成功的投资者,甚至包括巴菲特在内,都不是因为宏观预测比别人做得更好才取得成功的。他们取得成功靠的是他们关于公司、行业和证券的知识。
最后一点,我们不猜测市场涨跌。
在管理资金时,我们不会因为我们认为市场要涨了,就把钱投进去,认为市场要跌了,就把钱拿出来。这样猜涨跌太容易错了。我们就是进入市场,然后基本就留在市场里。但是我们会从市场资产的价格和周围投资者的心理出发,调整进取或保守的程度。
长期投资成功不是通过伟大的投资取得的,以棒球为喻,不是来自偶尔打出本垒打,投资者的长期成功源于构建一个安全的投资组合,其中失败的很少、糟糕的年份很少。要是你能把这件看起来简单、其实很难的事情做好,你就能在几十年里取得非常成功的投资业绩。这是我们的目标,我认为我们已经做到了。这就是我想和大家分享的。
十四、关于资产配置,霍华德建议
1.正如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我们对未来未知,因此每个人都该多元化投资。
2.没有“Magic Number”(具体的投资配置比例)。对于投资者来说,投资需要一步步来,感觉好了,就多做一点,循序渐进,如果不了解,投资过多只会更糟,可以犯错,但不能血本无归。
3.同时也不鼓励投资组合中用极小的比例(小于5%)去投资你看好的方面,因为过小的投资无论怎样的表现对你的组合起到的作用很小,没有意义。
4.不要投资不理解的东西,如果完全不懂,就不要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