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
如何识别护城河?
举个例子,芒格和巴菲特在购买喜诗糖果之前,一直不了解品牌的价值。他们在收购后才发现,这家公司可以定期提高价格,而客户并不怎么表示不满。他们称这种能力为“定价能力”。
换句话说,优质企业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即便你涨价,客户也不会离开你。
此外,巴菲特和芒格在确定品牌护城河实力的时候,还会进行一项非常重要的思维测试:竞争对手是否可以通过大规模烧钱复制或削弱某家公司的品牌护城河?
举个例子,巴菲特曾在 2012 年伯克希尔会议上对可口可乐的评价如下:“如果你给我 100、200、甚至 300 亿美元来削除可口可乐的品牌价值,我就做不到。”
我喜欢的企业,是那种具有持久生存能力和强大竞争优势的企业。就像一个坚固的城堡,四周被宽大的护城河包围,河里还有凶猛的鳄鱼。
—— 巴菲特
#插曲#
巴菲特为什么怼了马斯克?
今天的股东大会上,巴菲特回应马斯克对护城河模型的质疑。他说,马斯克慢慢会适应他这个观念的。
“当然马斯克可能在某些行业里带来这种颠覆,但是我不想他在糖果方面跟我们展开竞争,他在那个方面也不是我们的对手,糖果业我们是老大。
不是说你可以用技术把全部业务都攫取走,技术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它可能是一些年轻小孩的梦想。有一些产业的护城河非常宽。尤其是低成本的生产者,这非常重要的。”
据说股东大会之后,马斯克就宣布要超级超级认真做糖果了,“要建一条‘护城河’,并用糖果填满它。”
03能力圈原则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圈,你要扩大能力圈非常困难,你必须要在自己能力圈之内竞争,而且,你专注的领域越小越好。
伯克希尔就是这样做的。关于投资,他们只有三个选项:
第一、可以投资;第二、不能投资;第三、太难理解。
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资家,只投“能理解”的项目,你感受到这里面的力量了吗?
巴菲特一直认为,高科技不是自己的能力圈。即便是重仓苹果,他的解释依然是看中苹果是“现金流好的消费品”。
今年的股东大会上,巴菲特说,我们那时不是想我们要不要投资科技公司,我们要找的公司是已经很有竞争力,而且这个公司能够持久。
巴菲特表示:“在亚马逊成立之初,我就对它有所研究。当时我认为贝索斯要做成的几乎是个奇迹。而我一般不会赌奇迹会发生。当然当初如果我真的下注了,也还是不错的。”
关于自己能力圈,巴菲特曾说,我知道丧失了很多机会,但是我也不后悔,因为我不懂。即使我身边有最懂的人,可是我不懂,我不还是不会去投它。
这该是怎样的一种自律啊?
在自己能力圈之内做决策,而不是去拼命的寻找另外的机会,这是巴菲特成功的关键。
我们之所以取得目前的成就,是因为我们关心的是寻找那些我们可以跨越的一英尺障碍,而不是去拥有什么能飞越七英尺的能力。
—— 巴菲特
最大化或者最小化模型
任何一个取胜的系统,绝对不是平衡的系统,而是在某些因素里面最大化到几乎荒谬的极端,在某些因素里面,最小化到几乎荒谬的极端。
在投资次数的最小化方面,芒格与巴菲特几乎达到了荒谬的极端。
举个例子,有一次,巴菲特在商学院演讲,他说:
“我可以给你一张只有20个打孔位的卡片,这样你就可以在上面打 20 个孔 ——代表你一生中能做的所有的投资。一旦你在这张卡片上打满了 20 个孔,你就不能再进行任何投资了。
为什么一生只有 20 次投资,足矣?
他继续说,“在这些规则下,你会认真思考你所做的事情,你会被迫去做你真正想做的事情。所以你会做得更好。”
换句话说,想要成为赢家,你必须要有选择性地赌一把。
当你被迫将所有的精力和注意力集中在更少的任务上时,你成功的几率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