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请同时按 Ctrl 和 D,谢谢
400-688-2916
手机APP-安卓
价值投资者的七个基本信念(下)
阅读 1413发布日期 2021-08-25


信条四:好的想法并不好找,但即便是熊市,市场上也不乏好的想法。


所谓“股票市场”的说法其实并不准确,恰当的说法应当是有着众多股票的市场,不论大盘走势如何,个人投资者都能在投资上表现优异。自律的价值投资者能够识别最优秀的企业,并在最为合理的价位买入其股份。


实际上,很多价值投资者坚信最好的投资想法往往源于熊市,因为在熊市时表现卓越的公司都有着吸引人的价格。因为市场总是前瞻性的,所以它常常会为当下的经济环境打上折扣。谨慎的投资者明白熊市只是经济与市场周期中的一个自然的过程,充足的证据表明,在经历了一段时间之后每个熊市都会到达终点。


因此,我们应当承认熊市只是暂时性的现象,而在熊市时公司的股价会更具吸引力。必须承认,在熊市中,即便你遇不到一本万利的买卖,也总能找到投资机会。总而言之,从长期来看,买入最有价值公司的最好时机往往就是在熊市时。


信条五:上市公司的首要目的是将公司现有资源转化为股东价值。


作为公司股东,你所要做的就是确保这一转化的实现。公司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实现“永续经营”,它们也是转化资源的组织,它们有责任将公司现有资源转化为股东价值,如果上市公司不能实现这一目标,那么它们还不如关门大吉,或者干脆直接退市来实现私有化。而公司如果想要真正将资源转化为财富,通常就需要一个乃至一组特定事件的推进。而这些事件被称为催化剂。催化剂既可以是新产品发布,也可以是公司分拆等事件。


最优秀公司的管理团队能够最有效率地将资源转化为股东财富。公司资源包括人员、资本、品牌、财产、厂房以及设备等。通过将这些资源转化为股东价值可以扩大股东财富。公司真实收益的增加值都会被加总到股东权益中。如果管理层不能有效将自由现金流(free cash flow)转化为股东财富,那么它就应当用自由现金流进行再投资,或为股东分发股息。总之,管理层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信条六:90%的成功投资源于买入正确的股票。


而以最优价格卖出股票就不是那么容易了,所以价值投资者倾向于早买、早卖。市场是极具连续性的,因此价值投资者才能以较低价格正确买入股票,他们期望在不承担过度风险的前提下获取自己渴望的价值。为了能正确买入股票,投资者需要一套框架以确定买卖时点。


就像一些专业人士所认识到的一样:“时时刻刻都有傻瓜出现,他们以比你当初买入时更高的价格买入股票,只要总有人愿意出更高的价,价格就能持续下去。毫无疑问,这只不过是大众心理的作用。所有精明的投资者都会在刚开始的时候先发制人。”


如果你打算买入股票,那么就应该尽早买入。尽早买入股票就可以充分利用美元成本平均法(dollar cost averaging)了。依照美元成本平均法,就能在股价较低时购入更多的特定公司股票。假设最初决定购入特定公司股票的基本面因素没有发生改变,美元成本平均法就能成为一样强有力的武器。对于知识广博的价值投资者来说,该方法能降低每股平均成本,从而提升回报。它可以让投资者以更优惠的价格购入股份。


信条七:市场波动并不是风险,而是机会所在,真正的风险来自公司内含价值的反转与永久性改变。


股价的波动性与风险并无直接关系。价值投资者对于一般市场的日间波动漠不关心,公司的公允价值与内含价值并不会随股价做经常性波动。本杰明·格雷厄姆曾指出,市场是服务于投资者的,而不是指导投资者如何决策的。因此市场波动只会为价值投资者提供于特定价位买卖的机会。


股价总是在围绕公司内含价值波动。价值投资者应当一直紧盯公司的内含价值变动方向。现金流风险与标的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的风险,才是真正的风险所在。而实际风险水平也取决于买入股价高低,要看买入股价与企业内含价值的差值如何。


图2:内含价值与公司股价


图2展示了一家有着良好管理的优质公司的股价与其内含价值的关系。图中的实线表示的是公司的内含价值,虚线表示的是公司的股价波动。


从图2中我们需要理解三个要点:第一,股价围绕公司内含价值上下震荡。由于市场参与者们都试图预测市场走势,使得股价表现充满变数。这些变数源自财经新闻、行业数据、市场走势以及共同基金经理的资产组合配置,以及需要纳入考虑的公司大股东行为。这些变数造成了股价的波动性,但是公司的内含价值却并未因此而产生波动。


第二,关注的焦点。博识的投资者巴不得这种股价波动行为出现在所有证券上。价值投资者需要关注的是公司的内含价值,他们需要问自己这样的问题:“公司的基本面是否发生了变化?”只要反复钻研图中的实线,投资者就能充分利用股价波动情况,发现市场何时对标的公司过度投机或者过于悲观。


第三,图2还指出了时间问题。每家公司、每个行业的波动水平各不相同。以技术企业为例,它们的波动性远远高于绝大多数的制造业公司。因此,那些在内含价值线以下购入有技术背景的公司的投资者就有可能尽早地抛出股票,因为这些公司股价的波动性较高。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在公司内含价值之下购入股票,而这对高科技公司投资者来说也往往是最难的,这一点我们会在本书后面展开讨论。


总而言之,价值投资者会对高科技公司敬而远之。沃伦·巴菲特就从来不碰科技股。而迈克尔·普莱斯尽管要比巴菲特更具投机性,但他也承认:“我不是一个科技股投资者,除非它们出现暴跌……股价低于每股净现金流。”这两位大师所强调的是,要在正确的时机买进正确的股票。这里的要点是市场通常会指示个人投资者何时进行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