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债已进入银行柜台发售
◆地方政府债密集在交易所备案发行,尤其是以地方重点项目为投资标的的政府定向融资计划产品成为市场的主角
近日宁波、四川、山东、北京等地陆续通过商业银行柜台市场发行地方债券,其销售速度很快,远超出预期,相比较银行柜台销售的地方债券,而地方政府定融产品除了具有类似的高信用高安全属性外,其收益性要远高于银行柜台地方债,自2014年在各大金融资产交易所挂牌以来,已经吸引了众多高端理财客户。
地方政府定融的安全性
首先,地方政府定融属于地方政府的债权类融资工具,其合规合法性不容置疑。这些债务大都是因为政府建设基础设施和改善民生公共服务设施而产生的,融资主体是地方融资平台,以非公开方式募集,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债券。
其交易特点如下:
1、采用金交所备案制:自2017年资管新规发布以来,地方政府定融集中在各地金融资产交易所进行备案。金交所对于在其平台挂牌的产品有标准的风险审核流程,如:都要求发行人基本都是政府平台公司或国有企业,并要求有经各大评级机构评为AA的关联主体为产品如期兑付提供无条件不可撤销连带责任担保,且要求发行人所在地的政府主管部门出具产品备案发行支持文书。
2、产品的交易对手方面:地方政府定融参与主体包括融资主体、担保主体、债务人、资产管理人、承销商、共管银行、发行机构等。关于募集账户,是融资主体即政府平台的直接账户,由所在银行、结算银行和资产管理人三方或两方共管,确保资金往来透明。
3、地方政府定融增信措施:要求融资主体提供内外部的增信措施,除了第三方担保外,一般还有债务人的足额应收账款质押、土地抵押等,这些都是非常过硬的增信措施。应收账款是政府委托其全资控股的投融资平台公司进行融资建设而产生,那么最终的还款责任是在地方政府的各局委办,因此安全性是建立在政府信用基础上
4、产品性质:其性质类似于信托产品,根据金融产品的定价原则,其收益率要比信托产品高,远高于银行柜台公开发售的各类投资理财产品
由于其债务的产生都来自于政府公共服务项目的建设费用,由违约风险带来的信用缺失和造成的后果是任何一级政府都不可承受的,因为这关乎地方政府经济长远发展大事,关乎当地的公共民生服务能否持续,所以出现不兑付的违约概率几乎为零。
之前媒体报道过的个别政信信托产品出现延期兑付的情况,均在较短时间内得到了妥善或积极处理,基本没有发生损害投资人根本利益的情况。这就是在我国单一体制下主权信用产品的最大优势。
从地方政府产品的兑付历史业绩和极端情况处置办法来看,并结合《政府工作报告》中2020年经济宏观调控趋势,地方政府定融是高端理财市场上稳健的好产品之一,适合广大高端理财投资者。
在金融市场上要获得8~10%的年收益,其实是有很多投资品种是可以选择的,比如基金,债券,信托,股票,期货,期权,外汇。
如果想要把风险控制到最小,那么我认为可以考虑债券或者信托等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的风险级别是固定的,不会像股票、期货等风险有可能会被放大,不确定性因素比较多。
金融市场上能达到8%~10%年收益的债券,主要是一些企业债券或者地方政府债券,在这些债券里可以选择一些规模比较大的企业债券或者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政府债券,企业规模比较大说明企业实力雄厚,债券也不容易违约,而地方政府债的话,安全性就比企业债更高一点了,有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做担保,还款来源是没有问题的。
还有就是信托的收益基本也在8%~10%,股权信托或者房地产信托,我认为没必要考虑,这两类信托的风险相对来说不低,而一些地方城投公司发行的基建类信托则可以考虑,这类信托的主要募资用途就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行方也是政府的城投平台,还款有政府做背书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两个原则:一是看对方的偿债能力,可救急绝不可就穷。二是看对方的偿债意识,当地政府态度什么样的,对债务是否重视。
在各个省份都加强了偿还意愿时候,我们还需要看各省的偿还能力。纠正一个误区,就是并非债务率高的省份,他的债能力不足。拿经调整债务率来说,来看一下该地级市的发债城投有息债务/一般预算收入,这个是存量的概念,期限较短。但更多的情况下来说,债务大多是分散到未来五至六年到期,这时候存量指标的指导意义在下降。
一定要谨记“可救急绝不可就穷”的原则,这句话的本质就是投资的这个地方要有十分有潜力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