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反复阅读,和伟人交朋友
查理•芒格到底读过多少遍《穷理查年鉴》《自传》和其他关于富兰克林的著作?
可能没有人能数得清。
芒格自己只能回忆起,应该是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或许与父母每年圣诞节时送给孩子几本书做礼物有关。(《穷查理宝典》第一章“传略”)
在女儿艾米莉•欧格登对父亲的回忆里,
“无论他在什么地方,他的双手总是捧着一本打开的书,”而这本书,“通常是本杰明·富兰克林的传记,或者最新的遗传学著作”。
(《穷查理宝典》第一章“忆念:晚辈谈芒格”)
自小时候反复读、反复学,这样知行合一刻意练习的结果,必然会印刻入他的思维观念和行动方式中,也因此会在全面介绍他投资、学习与人生心得的《穷查理宝典》中得到凸显。
第一章《传略》部分一开头,引用了富兰克林这样一段话:“最接近把一个人的生活重新过一遍的事情是回忆那种生活,并用文字记录下来,让这种回忆尽可能地长久。”
芒格虽然没写过一部《富兰克林传》,但经过这样的反复阅读他脑子里对富兰克林的生平轨迹必定也已经了如指掌。
第一章《论老年》一文,他起笔写的就是当年在美国首度出版西塞罗作品时,富兰克林是什么状况,文中也洋洋洒洒专题列出了富兰克林60岁之后在老年阶段,取得了哪些成就。
第三章《芒格主义》中的一处边注里,芒格对富兰克林政治生活的一处小细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也表现出他是多么细致观察过富兰克林的人生: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个非常好的大使,而促成他去法国的,(我敢肯定)是他和约翰·亚当斯之间的意见分歧。”
这样的阅读和观察最后要达到什么标准?
芒格也早有明言,就是要达到能“和逝去的伟人交朋友”的程度。
02、金句一字道天机
反复阅读这些著作的收获之一,就是芒格对富兰克林的各种名言金句印象深刻,信手拈来。
翻开任何一个版本的《穷查理宝典》,你看到的第一个有文字的页面,上面只有一句引文,“对于智者而言,一字道天机。”署名是穷理查。
“穷理查”,正是富兰克林的笔名,也是他那套畅销书《穷理查年鉴》里虚构的主人公。他的名言,其实也就等同于富兰克林的名言。
书中提及富兰克林的各处,相当一部分就是各种“穷查理”/富兰克林的睿智格言,有关乎投资的,关乎道德品质的,关乎学习的、关乎行为方式、关乎生活建议的……涵盖广泛。
比如在书中介绍富兰克林和《穷理查年鉴》的致辞页上,就一口气列举了8句,主题林林总总:
“从来没有国家因为贸易而衰落。”
“不把事管好,就要被事管。”
“人自爱,必无敌。”
“若有无爱之婚姻,必有无婚姻之爱。”
“讲价最怕急时需。”
“三个人也能保守秘密,前提是其中两个已经死掉。”
“凡是敌人,均须重视。”
“空麻袋立不起来。”
其中这最后一句,还将在书中多次出现。而同样关于婚姻主题的,芒格在书中另一个地方,在误判心理学中谈到如何应对喜欢和热爱造成的简单联想时,又用富兰克林另外两句名言开出了两种处方,一种正确,一种更难做到,但或许更好:
“关于这种被称为爱的联想在多大程度上会令人盲目,人们的意见不尽相同。在《穷理查年鉴》 中,富兰克林提议:‘结婚前要睁大双眼看清楚,结婚后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许这种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方法是正确的,但我喜欢一种更难做到的办法:‘实事求是地看清现实,可还是去爱。’”
书中那篇著名的《在哈佛学校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中,芒格效法约翰尼•卡森,在后者用逆向思维为痛苦生活开出的三味药之外,又补开了四味药,其中之一是别去广泛学习前辈的最好成果。正文中举出的正面例子是牛顿和他那句耳熟能详的名言:
“如果说我比其他人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而边注却还是没拉下芒格的头号偶像富兰克林,放上了他论广泛学习的三句格言:
“如果你不听理性女神的话,她就会给你苦头吃。”
“听不进劝告的人得不到帮助。”
“经验是一所好学校,但傻瓜却不会从别人那里学到经验,并且,能在别人那里学到经验的人很少;因为这句话是千真万确的:我们可以提供建议,但无法提供行为。”
论投资,芒格最为强调的复利思维,在书中几次借用富兰克林的这个比喻来说明:
这是能够将你所有的铅块变成金块的石头……记住,钱是一种繁殖力特别强大的东西。钱会生钱子,钱子会生更多的钱孙。
但赚钱并不是我们的终极目的,钱的意义在哪里,人生的意义又在哪里,也可以跟富兰克林学。
在第一章查理•芒格传略中谈到,
“富兰克林用他自己赚到的钱达到了财政独立的目标,所以他能够专注于社会改良。查理仰慕他的精神导师的这种品质,努力效仿富兰克林。”他的效法方式是,资助各种旨在改善教育环境和教育质量的活动,努力用自己的财富帮助子孙继承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也是在这一页的边注中,放上了查理•芒格与富兰克林胸像的合影,并引用了一句富兰克林的话作为总结:
“认为不做好人也可以成为伟人的想法真是大错特错,我敢保证,人世间真正的伟人同时也必定是真正道德高尚的人。”
还有一句在书中多次引用的名言,更关乎行为技巧层面。
第四章的第九讲《论学院派经济学》中,芒格这样讥讽那个就“伯克希尔在流通股上能打败市场”的解释180度大转弯的人:
“这段令人非常悲伤的历史证实了本杰明·富兰克林在《穷理查年鉴》中说过的话:“如果你想要说服别人,要诉诸利益,而非诉诸理性。”这个人改变了他的愚蠢观点,是因为再不改的话,他就要吃亏了。”
这句名言另一次登场是在第十讲《在南加州大学古尔德法学院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中:
遇到这种情况,正确的说服技巧是本杰明·富兰克林指出的那种。他说:“如果你想要说服别人,要诉诸利益,而非诉诸理性。”人类自我服务的偏好是极其强大的,应该被用来获得正确的结果。
那富兰克林哪句格言最有用?芒格这样给出答案:
“我们最好记住本杰明·富兰克林那句最有用的格言:‘小小纰漏,能沉大船。’这句格言的功效是很大的,因为大脑经常会错失那些类似于沉大船的小纰漏之类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