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请同时按 Ctrl 和 D,谢谢
400-688-2916
手机APP-安卓
未来城投市场的发展展望
阅读 1183发布日期 2022-11-24

src=http___p9.itc.cn_images01_20211108_a6d5b0a229ae4f97892a43a85187ff32.jpeg&refer=http___p9.itc.webp.jpg


上半年,监管及融资政策未见明显放松,城投债发行及净融资规模均有所下降。信用等级和行政层级较低的主体城投债净融资规模降幅明显。

考虑到今年稳增长的预期,下半年,城投企业能否得到政策性银行支持显得更为重要,短期内城投债审核标准收紧的趋势难以扭转;同时,结合地方债务风险管控基调延续的背景,预计城投债发行政策将呈现有保有压态势。


01

防范化解隐形债务风


隐性债务化解工作持续推进,保障城投企业合理融资需求的前提为严守不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红线。

现阶段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基本思路不会发生改变,稳增长的同时隐性债务化解工作也有较强的急迫性;从监管政策来看,保障城投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加快投资的前提是要严守不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红线。

对于政府债务负担较重、财政实力较弱、优质资源较少的地区,仍面临较大的隐性债务化解压力。


02

后续融资环境与再融资渠道


三四季度区县级和地级市城投债的到期规模均高于省级城投债。从再融资环境来看,弱资质城投债企业受监管政策和经济影响下的抗风险能力也相对较差,因此弱区域以及尾部区域的再融资能力以及债务接续能力从当前一段时间来看需要持续关注。

此外,同样需要关注尾部平台负面舆情对整个区域内城投企业的新发行和再融资的影响。


03

城投企业信用风险分化持续加剧


上半年融资政策有边际宽松也有局部收紧,城投企业融资情况并未见明显改善。考虑到房地产行业下行拖累土地市场加剧区域基本面分化、监管融资政策影响存在结构性差异及到期兑付压力各有不同,城投企业信用风险分化仍持续加剧;区域经济财力实力弱、行政层级低、自身信用资质较差的城投企业仍然面临流动性压力。


当前的融资政策可概括为“有保有压”,严格监管与收紧融资主要是针对“新增部分”,而对“借新还旧部分”政策则始终非常支持,因此严格监管本身并不额外新增当期偿债风险,甚至还通过限制新增而降低了未来的偿债压力。总之,无需过度担心过紧的城投融资政策带来的风险,区域分化才是未来城投债的主旋律。